完美体育官方app下载CUBAL“土著”冠军与野球江湖在第25届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男篮总决赛中,广东工业大学以87∶83击败了实力占绝对优势的清华大学,爆冷夺冠,终结了“全国选材”的清华和北大对冠军长达七年的垄断。以弱胜强的背后,广工的胜利或许提供了一种更普世的成长路径:依托当地肥沃的民间篮球土壤,队员每年能打一两百场“野球”和民间比赛,在条件各异的球场上与老球骨们交锋。“野球”为天赋绝非最佳的他们注入了“学院派篮球”所难以传授的球场经验和智慧,帮他们填补着在天赋与训练资金上和“清北”的差距。
2023年6月18日,成都乐动力香城体育中心,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(今年更名为CUBAL,旧称CUBA)贯穿春夏,即将迎来一个赛季的终章。在男篮决赛中,一边是阵容、天赋和实力冠绝全国的清华大学。他们在过去三年中连拿三次冠军,入选决赛大名单的全部12人在绝大多数学校都能打上主力。另一边是挑战清华的广东工业大学。他们的板凳席上有三名球员实力不足以在决赛中上场,还有一名曾入选过国家三人篮球集训队的外线核心因伤缺席。
如今,25岁的CUBAL是中国大学生篮球乃至全国业余篮球的最高舞台,也是影响力仅次于CBA的国内篮球赛事。根据赛事运营方橙狮体育(原“阿里体育”)发布的数据,CUBAL的一、二、联赛系统已覆盖32个省区市的1600多所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,每年的比赛分为基层赛、分区赛、全国赛等阶段。2022年,在赛程被疫情压缩的情况下,比赛的线年,通过CBA选秀进军职业篮球的大学生球员已有57位,其中至少6人入选过三人篮球和五人篮球国家集训队。“今年征战CUBAL的这批人中出现未来国手,是非常非常有可能的。”体育经理人、从2015年开始考察各地大学生球员的古志鹏告诉本刊,他从2015年开始在CUBAL的赛场上考察大学生球员。
早在2015年,允许专业运动员参赛的“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”(简称“大超”)被并入只允许全日制大学生参赛的CUBAL,高校之间的差距开始向球场蔓延。“985”和“211”院校凭借文凭和就业前景的吸引力,成为篮球苗子们的优先选择,北大和清华更是包办了从2016年至2022年的七届CUBAL冠军。2023年是清华连续夺冠的第三年,连续打进决赛的第五年。总决赛前的14场比赛,他们打得顺风顺水,场均净胜对手超过30分。只在北大主场输过一场球,输了1分。
其他学校很少有机会能对“两强”形成挑战,广工是一个例外。这支地方院校篮球队去年曾打进决赛,以86∶89惜败清华,是距离打破清北垄断最近的一次。即便如此,在今年这场决赛开始前,也很少有人看好他们。在东南赛区决赛中,广工被身体天赋和球员个人能力都不如他们的华侨大学爆冷打败。今年全国赛阶段,他们在8进4的比赛中输给过上海交通大学16分,此前的32进8更是以60∶91输给过清华31分。如果不是32进8阶段的“双败淘汰制”和8进4“主客场、双回合、算净胜分”的赛制帮忙,广工未必能打进总决赛。
决赛当晚,能容纳3000余人的球馆座无虚席。虽然战至第三节,广工依靠内线微弱领先,但清华每节得分都比上一节多,正渐入佳境。而比赛第四节的局势也一度让人觉得今年的比赛将是去年的翻版。终场前24秒,握有1分领先的是清华大学。此时,广工持球推进,已经砍下28分的陈国豪在伸手要球,广工的外线的曾煜成也在前插。一阵混乱之后,曾煜成游移到左侧45度三分线外,高举右手要球。球传到了他的手上。比赛还剩15秒。
当我们在广工大学城校区的广工男篮主场遇见曾煜成时,他背个书包,头发凌乱微长,一件白色的短袖T恤在身上有点松垮。21岁的他脸上稚气未脱,下颌线明显,肩膀不算宽厚。如果在校园里和他擦肩而过,你大概只会猜想他是个个子高点儿的学生。当被问起从河源农村开始的篮球生涯,寡言而不失幽默感的他喜欢重复一个词:平平无奇。
以广工主场所在的广州番禺区大学城为起点,开车向北出发,并入繁忙的大广高速。沿着东北方向一直开150多公里,车辆离开珠三角,沿途经过连成片的稻田、太阳能电池板农场和星星点点的烂尾楼,深入粤北两广丘陵。下高速后进入河源市区,山峰慢慢靠近并收归到国道两侧。
从广州到曾煜成出生长大的河源市连平县有220公里,开车需要三个小时。河源是四线城市,远离珠三角的繁华。这里只有不到300万人,城镇化率不到50%,GDP总量也在广东省排倒数第二。作为河源境内最靠西北的农村山区县,连平县北接江西,相对地广人稀。全县最出名的是年产6万多吨的鹰嘴蜜桃,还有篮球。当地人介绍,河源的篮球氛围很浓厚,30多年来,一到元旦、春节、五一等节假日,镇上总会举办村与村之间的村居联赛。平日晚间只要不下雨,绝大多数球场直到晚上10点关灯,都是满满当当的。
曾煜成接触篮球的地方是当时村里唯一的篮球场,地面是水泥地,木篮板歪歪扭扭,篮筐上很少有篮网。“可能因为长得高吧,所以喜欢上了篮球。”曾煜成说,初中的他长到了1米81,在村里算最高的,所以“之前我不怎么会投篮,就抢篮板,补个篮”。2016年8月,14岁的他正值初三升高一,想继续打球。经河源老乡介绍,他进入广东篮球名校东莞四中,第一次接受了专业的篮球训练。
广工的替补内线崔俊超和曾煜成是高中队友。崔俊超记得,刚上高一时,曾煜成觉得自己投篮不稳,就主动约他一起加练。两个人分别跟班主任请假,利用晚修时间在学校球馆内训练投篮,“他投我捡,我投他捡”。崔俊超说,加练期间曾煜成比他更认真。等到曾煜成在三分线个球,他们才会离开球场。崔俊超告诉本刊,他没少听曾煜成在场上场下发牢骚,“连着投不进两球、三球、四球,他心里是很痛苦的。但他从没放弃过”。
投篮逐渐成为曾煜成的一技之长,他慢慢养成了属于自己的投篮习惯,出手速度也越来越快。不过在篮球专业人士看来,打后卫的他持球进攻能力一般,身体素质也很难保证他能在高强度对抗中从容出手。高三毕业时,他进入了与东莞四中篮球队有合作关系的广东工业大学,并没有得到清华、北大乃至任何一所“211”和“985”院校的垂青。
广工的队伍中,2019年加入的陈国豪是为数不多拒绝了清华和北大的广东高中生,其他广工球员的篮球道路与曾煜成相近:广东本地人,在民间篮球的浓厚氛围中长大,似乎自然而然关注并热爱这项运动,但接触专业篮球训练较晚,天赋不算优异,技术也不够全面。高中毕业时,省内高校广工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。“在决赛前,我们就想过可能会输。我们去年输过,今年输过,包括阵容很不齐整的情况下,再输一次其实也说得过去了。”25岁的广工球队队长、主力小前锋高宇锋告诉本刊。这场比赛也是他大学生涯的最后一战。“我们当然想赢,很想赢。但纸面实力你就是打不过清华。在哪个方面你都打不过。”
球队和清华的实力差距,广东工业大学男篮的主教练于广龙也心知肚明。但多年在民间赛场征战的经验让他相信,即使对方是最具统治力的球队,赛场上永远存在以弱胜强的可能,这也是体育比赛最具魅力的地方。他曾经体会过这种魅力——2015年的广东省篮球联赛中,他所在的广州队赢了多次蝉联此项赛事冠军的东莞队。当时,于广龙全场轰下33分,并在最后时刻贡献了几次关键抢断,帮球队实现反超,以3分险胜。
1米88的于广龙走过的篮球道路更容易被身体素质并不出众的球员们借鉴。他出生在山东,初中是练田径的,跑过100米、200米和400米,因为“跑步和学习成绩都不好”,才转战篮球寻找出路。2004年的一场校际比赛,时任广东工业大学主帅的刘炜浩恰好在山东考察队员,场上跑动和运球都灵活的于广龙被他看中。一年之后,于广龙高中毕业,离开山东老家,南下广州。
在远比山东浓厚的篮球氛围中,他初次接触了“野球”。那时,有人出钱请他到村里打比赛。于广龙回忆道:“裁判找的当地体育老师,一个人拿着哨,上去就吹,也没有技术台。球员穿的衣服颜色大差不差,甚至有些颜色不一样的,上去也就打了。那会儿打着打着还下雨了,刮着大风,很冷,比赛也接着打。球迷的话,室外有多少位置,就站多少人。”
广东篮协的林广宇说,“野球”在广东有约40年历史,但它始终没有规律,因为赛事的主办者千差万别,办赛目的各异,水平也参差不齐。他指出,各类“野球”比赛的共同点在于,“总会有人花钱请高水平球员来打球”,时有高手和老球骨的加入。“20年前,我打‘野球’一场只有100块、200块。可能教练扣一点儿,师兄再扣一点儿。”他说,“现在自媒体宣传力度大,这帮孩子打一场球两三千、五千的有,我也听说过2万多、3万的单场价格。”当然,与经济收入并行的是未知的风险。“你不知道这一场的对手会不会对你上黑肘、下黑脚,或者为了胜利做一些不利于个人身体健康的动作。”一位代表清华大学出场比赛过的广东球员告诉本刊。
刚到广工的于广龙在校队登场比赛的机会并不多。民间比赛不仅帮于广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缺失的比赛经验,还全方位磨炼了他的技战术水平。于广龙回忆,在以广州为中心、开车不到两小时的范围内,他有时一晚上能赶两场“野球”,一年能打二三百场。“每场球的场地条件不一样,篮筐不一样,对手不一样,我能慢慢积累实战经验,锻炼我的投射能力、临场反应能力、防守能力。”他告诉本刊,“有时候队友都指望你,你就再去临场指挥。”两年之后,于广龙逐渐坐稳了主力位置。
于广龙真正的高光和名声也是在“野球”场建立的。跟他交过手的球员们告诉本刊,他打球不靠身体天赋,而是靠着极佳的球性:他三分精准,传球视野开阔;持球突破虽速度不快,但凭借节奏的变化,总能甩开比他更高更快的对手。2010年12月,刚从校队退下来不久的于广龙报名了广州的耐克冬季篮球联赛。为了拿到比赛的奖品——一双勒布朗·詹姆斯的同款战靴,于广龙开启进攻模式,全场73投43中,砍下111分。这场比赛也是这位广东民间篮球圈“百分先生”的成名作。
2020年,有着“广工篮球教父”之称的刘炜浩因故离任,于广龙成为球队的主教练。他延续了广工队“小、快、灵”的特点,也为球队注入了自己对篮球的理解。他说,广工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依托广东肥沃的篮球土壤,球员们得以“多打野球和民间比赛”。每天晚上,只要队里不安排加练,广工球员经常会出现在各种运动品牌商业赛、企业邀请赛、机关单位交流赛甚至乡镇领导拉起的友谊赛上。一年下来,队里出校打得少的也能出战约100场民间比赛。“我没理由阻挡学生去赚该赚的钱,你不让他去,他自己也想去。”于广龙说,“以赛代练,也是训练的一个方式方法。”
今年37岁的于广龙自己也活跃在各种“野球”赛场。有时,他还会直接披挂上阵,在比赛中和们一起打球,顺便进行场上指点。曾煜成向本刊提到,在2022年的东莞市联赛中,两人共同代表麻涌队出战。场上的于广龙边运球观察局势,边在场上指挥曾煜成。当球队需要曾煜成为内线拉开空间时,于广龙会朝他喊“落底角”。有时于广龙向他一挥手,意思就是让曾煜成“溜底线”,通过跑动为队友创造机会。在无球状态下,于广龙时常提醒曾煜成加强个人进攻,“该投就投了,别想那么多了”。“跟场下说说效果完全不一样。”曾煜成说。
在今年率队打入CUBAL四强的四位主帅中,于广龙年龄最小,带队时间最短,也是四人中唯一没打过CBA和职业篮球的。不过通过场上场下的独到观察,于广龙了解们在场上不同位置的优劣势,希望以此弥补自己执教经验和球队实力上的不足。“我们要用不完美的一群人,组成一个完美的球队。”在与清华的总决赛开打前,这是于广龙对球队的定位,“我们会尽量多变一点。”
比赛伊始,于广龙在场边频繁比出“4”和“1”的手势,并挥手示意压上,提醒队员们执行“221”全场紧逼防守。
“221”是于广龙为迎战清华制定的非常规战术。“清华的能力摆在那里,一年下来,也就一场或者半场球是有对抗的。很多的比赛,他们都没有打到最后就已经分领先了。”于广龙说。他认为,在比赛最关键的时刻,不轻易减轻对球和持球人的压力,能让清华感到不适应,机会才有可能出现。
但通常情况下,全场紧逼是相对于“先退防,再守阵地”的变招,并不是篮球防守策略中的常规招式。有篮球教练称“221”全场紧逼为“式防守”,因为它的整体阵型十分靠上。如果攻方从中路快速通过半场,就能把多名防守球员甩在身后,形成“多打少”的局面。此外,“221”战术的执行十分耗费体力,对全队默契程度也有极高的要求,能否执行到位是一个考验。在整个CUBAL赛程中,广工爆冷输给华侨大学那场,就是输在了体能和团队配合度上。
那场失败也可以说是用“野球”以赛代练的负面体现。在对阵华侨大学比赛前的一个月,大部分队员的注意力不在校队比赛,而在东莞市篮球联赛。高宇锋记得,当时他在16天里出战了10场东莞市联赛,每场比赛他都要打约30分钟。其中不乏连打两天的“背靠背”,还有一次“背靠背靠背”。CUBAL东南赛区决赛则是他在25天内需要全力以赴的第17场球。因为太过疲惫,本来在队里外线防守能力突出的他在场上偷了懒。“有时候我没力气,只能放对面投进一两个。”他说,“我们最后输三分,想想就很伤。”
输掉同华侨大学的比赛后,于广龙罕见地给大家提出了一个硬性要求:直到全国赛结束,不要再出去打“野球”了。每天早上6点,广工队员要到操场体能教练处集合,领到接下来约两小时的训练任务。除了跑圈,他们还要吊单杠或在健身房练力量。不少队员练吐过,但任务量没完成,他们吐完必须接着练。下午3点开始的馆内合练让他们回炉了在各种大小比赛中打熟的攻防套路。到了晚上,球员要么自行在球馆加练,要么为第二天一早的大运动量养精蓄锐。没有队员再为赚外快出校打球,球队的竞技状态也得到了提升。
回到6月13日对阵清华的赛场,在上半场体能最充沛时,广工的“221”取得了不错的效果。清华在后场的传导球几次被拦截,广工利用球权转换后的快攻反击和空位三分球,一直压制着清华。但随着比赛进入下半场,广工球员的体能出现下滑,“221”也连连被清华球员犀利的个人突破打穿。总决赛第四节还剩4分41秒时,清华已经完全逆转了势头,以79∶70领先9分。这是全场比赛的最大分差。广工场上已有一名球员拼到抽筋。
“输”似乎在情理之中。清华、北大等名校与“双非”院校在可用资金上的差异,似乎让大学生篮坛的新格局难以被撼动。在公布的2023年高校预算中,清华大学的预算超过410亿元,冠绝全国;相比之下,广东工业大学的预算为35.8亿元,排在全国80名开外。广东工业大学体育学院院长、广工男篮领队龚建林告诉本刊,预算中能供他使用的资金约为300万,分到篮球这个项目中也就是“小几十万”。
当球来到曾煜成手上时,比赛还剩最后15秒。他在快与头平齐的高度上接到来球,以一种近乎不伸胳膊的“颠投”动作,赶在防守人扑上来之前快速将球推了出去。球没碰篮圈,空心入网。在比赛还剩12.6秒时,广工实现了85∶83的反超。
解说这场比赛的前国手曾令旭是清华大学培养的职业球员。面对这次“非常规”出手,他感到十分意外,“很多人在他这个点接到球后,要往下拿一下,蓄这个力,再往上走”。而且他纳闷:“他这个球,为什么能这么有信心?”
曾煜成接球出手时,曾担任过他高中篮球教练的李国成正在东莞的家中,通过社交媒体直播在手机上观看比赛。他告诉本刊,在高中时,曾煜成就是球队中的“秘密武器”,队中一直有专门为曾煜成设计的三分球战术,左右两个45度角的三分球也一直是曾煜成最准的投篮点。类似的场面,他曾在教练席上现场见证过。2018年的广东省省运会决赛,曾煜成在几乎同样的点位,投中三分,在比赛最后时刻完成了对对手的反超。“从最早命中率不高,他慢慢练。而且比赛中经常会有这种机会给他表现的,慢慢他心里面就强大了。”李国成说,“而且他不张扬,不熟悉他的人很难了解到和关注到他。”
但比赛并没有结束365wm。如果广工无法控制球权,清华则有机会再组织一次决定广工生死的攻势——还上一记三分实现绝杀,或用一粒两分球将比赛拖入加时。
当一位清华队员的长两分跳投不中,场面陷入混乱。场上的十名队员中,有八人收缩在篮下,只为争夺球弹出后的第一落点。在众多手臂的点抢下,球鬼使神差地来到了曾煜成面前。在半个身子已经处于边线之外的情况下,曾煜成双手拿下皮球。紧接着,在对方冲上来逼抢之前,他右手把球抱在怀中,伸出左手指向裁判。赶在于广龙摆出暂停手势前,他在第一时间为球队叫了短暂停。广工控制住了球权。
四位篮球专业人士向本刊分析道,曾煜成叫出的这次短暂停,重要性并不亚于他的“准绝杀”,因为短暂停回来比赛只剩3.1秒,手握球权的广工顺利将边线球发给球队核心陈国豪,陈国豪才有机会在被犯规后用两次稳定的罚球终结比赛。“怎么用暂停,确实是一门艺术。(那一球)上帝视角,都知道要叫暂停。但是队员在场上,能反应过来的比较少。”当时身在现场、解说过五年大学篮球比赛的侯威全告诉本刊,“关键是头脑冷静。”
在带过曾煜成的教练们看来,这份冷静源于民间比赛经验,在他的潜意识中已经习以为常。“三人篮球赛打多了之后,对这个也是有一定的帮助的。”李国成说。曾煜成打过广东省内的三人篮球比赛,而三人篮球赛是不允许教练在场边进行指导的。如果需要休息调整,队员们必须自己叫暂停。“这(暂停)就正常,很正常,”于广龙说,“大家都打了这么多比赛了,这是最最最基本的一个东西。”
曾煜成命中“准绝杀”的那一刻,广工全校欢腾。全场比赛结束时,宿舍楼间响起了“我们是冠军”的呼喊声。“989”(比“985”多4分)被这所“双非”院校的学子们刷上微博热搜。食堂厨师们临时决定第二天向全校师生免费派送5万多份鸡腿。广工校长说:“广东有个习俗,有高兴的事就是要吃鸡庆祝。”第二天下午,一万多名师生等在广工大学城校区门口,迎接载着男篮将士的大巴凯旋。
在7月15日的CBA选秀大会上,北控男篮用“状元签”选中了在CUBAL总决赛中砍下30分10篮板、被誉为“广工魔兽”内线核心的陈国豪。毕业离校后,他顺利迈入了职业篮球的大门。而对于主帅于广龙,队员曾煜成和他的队友们来说,欢庆过后,他们又回到了最熟悉的民间赛场。曾煜成说,他在广州“闲得没事干”,也“没太提前约好”,当天就去到了珠海,在室外球场打了一场叫作“区长杯”的民间赛事。之后,他回到了家乡河源,与河源市队会合,备战即将开始的第九届广东省联赛。
6月24日,河源队迎来了今年省联赛的第一个主场。超过4000人买票涌入不算大的市体育馆,等待曾煜成载誉归来。其实早在那次“准绝杀”前,当地球迷就称他为“河源库里”。球迷们告诉本刊,曾煜成从三年前河源市队的板凳球员,成长为场均得分超过20分的队内头牌人物,而且在河源市各县区之间的联赛和当地其他企业主办的比赛中,他的外线一向精准,手感一来就成串进三分,而且一直都“不伸手那么投”。
7月初,河源队在汕尾市体育馆赢了主队18分。曾煜成投中5记三分,拿下全场最高的21分。比赛中,他还尝试了三分线外一步多的超远距离出手。几周之后,他有可能在广东省联赛赛场上碰到为广州队效力的于广龙。当爆冷折桂的喧嚣和网络热度渐渐散去,一夏天的“野球”和民间比赛又开始了。于广龙和队员们深知,他们难以像清华、北大那样在专业赛场上构建属于自己的“篮球王朝”。但回归基层赛事,将“本土性”发挥到极致,在其中历练和享受,就是他们和篮球相处最合适的方式。
居然在三联看到了这个主题。毕业之后离乡别井再也没有关注过,虽然当时获胜的时候看到很多人在朋友圈转发这个消息。一直以来大家关注的重点是陈国豪,想起来当年在学校里,好像是广工主场对战...
188*****693划线年,允许专业运动员参赛的“中国大学生超级联赛”(简称“大超”)被并入只允许全日制大学生参赛的CUBAL,高校之间的差距开始向球场蔓延。“985”和“211”院校凭借文凭和就业前景的吸引力,成为篮球苗子们的优先选择,北大和清华更是包办了从2016年至2022年的七届CUBAL冠军。2023年是清华连续夺冠的第三年,连续打进决赛的第五年。总决赛前的14场比赛,他们打得顺风顺水,场均净胜对手超过30分。只在北大主场输过一场球,输了1分。